2008/11/30

冬寂

不知不覺已經有好幾天氣溫不曾再回昇到十度以上了。如今天候徘徊在零到五度之間,氣象預報裡下週將可見零下的溫度了。

人不像動物可以冬眠,只能靜盼冬天緩步離去,然後尋覓春天來臨的訊息。等待,有時是壓抑,是憂鬱;有時卻有突來的清醒,越冷越是鬥志高昂。

這段期間,陽光變得彌足珍貴,卻也無奈地短暫。上個週六上午,受到窗外陽光的鼓舞,我們隨即換裝外出,把握這難得有太陽和藍天的光景。離開家門還不到兩個小時,今年的第一場雪在即將進入Dordrecht市區的路途中迎接我們。緊接著,隔天午後,第二場雪用一片淨白覆蓋了鹿特丹。那個傍晚我們正要從南鹿特丹的購物中心驅車返家,車子剛駛入室外的那一瞬間,彷彿進到了另一個世界──熟悉卻又陌生,絕美但其實冷酷。

十一月進入尾聲,不論這雪來得是否稍早,冬季已然降臨。或是埋伏在清晨冰凍的方向盤上,或是無聲地突襲逞強不帶圍巾的身軀;每早挑戰著起床的意志,亦或徹底籠罩住樂觀的火苗。而我,終究開始承認冷了。

爾威似懂非懂地看著窗外,Mag因著雪白的大地而顯得有些興奮。踩著油門,雪花一片片向擋風玻璃飛速飄打過來,我體會到一種瀟灑而短暫的速度感,卻同時默默地提醒自己,蕭寂的冬季就要開始考鍊我們的身心。

2008/11/21

梵谷1990/2008

1990年,大學聯考將我分發到成大工業設計系。大一國文課,老師要求每個人上台做專題報告,主題自訂。在書城裡打量許久後,我抱回一本梵谷書簡。當時我對藝術一無所知,只是被那些色彩吸引。

那一年,梵谷的《Portrait of Dr. Gachet》創下畫作拍賣的歷史新高價,我心中卻疑惑著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一幅八千兩百五十萬美元的畫作究竟如何得以滋養市井小民的心靈呢?站在統聯車站等候台南開往台北的班車,望著路上往來的機車和車站裡的旅客,我自問梵谷的畫真的對每個人都有那麼崇高的價值嗎?我沒能給一個說服自己的答案。

1994年,我成為成大藝術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鴻濱和我常廝混在一塊兒,有時在工作室裡畫畫,有時一起逛唱片行。一個過了凌晨的深夜,我倆坐在光復校區門口的人行磚上,眼前的馬路分隔島中是一排深墨綠色的松柏。我們試圖想像這正是梵谷眼中星空下的景物,然後談論著畫家如何藉由刮刀油彩,將這一切都轉化成美學的形式。或許,對於二十多歲正值探索藝術的我們,這不過是近似自我陶醉式的精神性對話。也或許,這不切邊際的幻想可以是梵谷和我們真實生活最靠近的一個時刻。

1999年,我被乾妹點名在他的結婚宴會上自彈自唱。那晚靠著麥克風,我解釋道我是佳慧研究所的學長,我們唸的是藝術,因此選一首和藝術有關的歌。很順利底,我將Don McLean四大段歌詞的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沒落半個字地唱完,曲子終了時獲致一種如釋重負的成就感。如今回想起來不禁覺得有些荒謬,反覆練習了幾個禮拜並且查出歌詞裡的所有單字,為的竟是四分鐘不忘詞的表演,卻從沒認真領略蘊藏在音樂背後對梵谷的刻劃與情感流露。

2001年,Mag和我選擇巴黎作為蜜月之旅。在奧賽美術館裡的梵谷畫前,沒有防備底我被一股溫熱的力量觸動著。端詳著畫作,似乎覺得從裡頭不停地接收到些什麼,有種沐浴在暖陽裡的能量感受。我駐足良久,遲遲不捨離去。的確,這著實是極具傳達力的創作,只是偉大的藝術就意味著造福最廣大的人群嗎,還是我們應當慶幸自己屬於那幸運的一群?藝術和每個人的距離都不盡相同,並且在人生歷程裡忽遠又忽近。


2008年,走在Leiden的街上,這個荷蘭的學術文化老城。天很冷,不是個適合出遊的日子。我們沒有特定目標地隨興亂晃。從市集轉入運河旁的街道後,不遠的前方我望見一座造型熟悉的橋,就在那瞬間,梵谷倏地湧入胸中。我興奮地跟Mag說,這不就是出現在梵谷畫裡的那種橋嗎。而這其實再平凡不過的橋,卻因此意外地觸發了一個陌生遊客莫名的激動。

回家後,這股激動凝聚成對梵谷畫作的渴望。透過網路,很快地一幅幅熟悉的圖像再次呈現眼前。那有力而固執的黃色震懾著我。像從前一樣,我開始端倪著畫的細節,學習如何賦予黃色和藍色新的生命。開啟Photoshop,我嘗試調整那張在Leiden拍的照片,彷彿小學生般地揣摩著,然後一邊回想多年前心裡的疑惑,一邊默默咀嚼著藝術和自己生活可能的關係。


後記:造訪Leiden是幾個禮拜前的事了,期間這些文字斷斷續續地被醞釀、紀錄、刪除又重組,一直到段落逐步成形的前夕,我開始明瞭到,其實梵谷正以各種姿態參與著我的人生。我問自己這是否正是偉大藝術的獨特之處,它們在不同時空以不同形式進入並且包容我們的生命──視覺的,聽覺的,自然的,人文的,思辨的和情感的,刻意的或悄然的;同時,也為某些生命時刻創造了永恆的意義。

2008/11/12

無聲的對白

十一月的Kralingen意象蕭瑟,褪去枯葉的枝幹有種孤寂而不凋零的骨感。樹群的不同形態各自構築出沉靜簡約的趣味。天冷,天空陰陰的,讓人有畫面是灰黑白的錯覺。





也許是衣服穿得不夠暖和,沒能步行太遠就想折回到車上。儘管有些意猶未盡,但想到這麼大一片的林地和湖水竟位於鹿特丹的市中心旁,身為此地居民,一種垂手可得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

理當將自己放逐在這片空靈裡,但卻捨不得擱下手中的相機。回來後端詳著Mag這張劇照般的作品,彷彿聆聽到那天Kralingen無聲的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