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31

關於一個挪威歌手以及我對四十歲的初想


從鹿特丹駛往阿姆斯特丹的某條鄉間小徑。2011年10月13日。

我剛跨進四十歲的人生還不到一個禮拜。站在我身旁的那位年輕女孩不時隨著音樂擺動。儘管我已近在舞台前的第二排,樂隊的演奏透過黑色沉甸甸的音箱迎面而來,但仍可聽見女孩微微顫抖但卻甜美的歌聲。他記得多數的歌詞,想必是比我還死忠的樂迷。

正規表演結束。樂隊退場。在掌聲中Sondre Lerche獨自回到舞台。他拎起木吉他,卻推開了麥克風,決定用原音試試自然的聲響效果。他選了收錄在首張專輯裡的那首男女對唱曲〈Modern Nature〉,觀眾得負責女聲的部份。這回沒有樂隊伴奏,我聽到了更多女孩們的輕聲清唱。聲音大抵顯得羞怯,但有種清新的質感。我身旁的那個女孩顯然是人群裡唱得最大聲的。

聲響效果其實不差。但肯定沒人在意吧。現場沉浸在一片溫馨以及Sondre所散發出來的誠摯之中。即便當晚沒能演出一些我特別喜愛的曲子,但此時又還有誰會央求更多呢?

我買了幾張黑膠唱片,請Sondre在其中一張單曲的封套上簽名。然後麻煩一旁的觀眾替Sondre和我合影。那位女士不知為何按了好幾回快門都沒拍成。但Sondre體貼地搭著我的肩,耐心等候閃光燈終於亮起。至此,Sondre在我心目中不再只是年輕一代深具才華的唱作歌手,他更是一個謙遜誠懇的人。我帶著滿溢的情緒離開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表演場館Paradiso。回到鹿特丹時已晚,卻迫不及待將合照貼上Facebook,為這個特別的夜晚劃下句點。


隔天Jada留言:這是你的生日願望嗎?

我回道:我的生日願望很平凡(老套但不易成真)。至於去看Sondre的表演是因為不想讓未來的自己有所遺憾。這個年紀領悟到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把握機會實現夢想,哪怕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我覺得不一定要偉大才是夢想,重要的是這些事物之於我們自己的意義。

真的。如果說邁入不惑之年有什麼體悟的話,這大概是最深切的吧。

接著我看到Sondre在他的Tweeter寫道:Amsterdam! Possibly my favorite night of this whole damn tour. Thank you!

我想起那天下班後匆忙以吐司配果醬果腹,然後便從辦公室驅車前往阿姆斯特丹。途中行經一大片草原,夕陽的餘暉映照著油綠的枝葉,發出金黃色的光芒。我手握方向盤,想著稍後即將參赴的演唱會,心中有種細微的感動。儘管只是片刻,能夠踏逐自己所追尋的生命道路是如此地珍貴美好。
  

2011/12/28

愛看天空的人


鹿特丹。2011年12月。

起初,我被晨間天色微亮,但又有如在夜裡眺見遠方燈火樓房的景象所吸引。很快地,我開始好奇於變幻的天空。接下來的每個早晨,醒來後第一件事便是趕到陽台,拍下眼前的顏色和氛圍。

有些日子拍了一張便已覺足夠,但多數時候總是欲罷不能,直到抵不住初冬清早的寒氣,才甘心撤回屋裡。就這樣,留下了接連十二天早晨的天色。

之後揀了十八張照片按順序擺列在一起,奇妙的是,有些色調不同的,竟是同一天相去不到一分鐘的景色。而另一些看來相似的(比方說最後三張),卻攝於相異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天,那早還躺在床上時就聽見窗外強風轟轟作響。天空不時閃著雷電,我一連按下數次快門:第一排的右照算得上是這一系列裡最晦暗的;數十秒後,閃電瞬間打亮灰色黑空,留下了第二排的左照;之後天際逐漸放晴,成了第二排中照裡明亮的清藍。而隔天,彷彿有如雨後天青般,雲彩鋪陳出由藍轉紅的悠揚層次,是我感到最美的一刻。

我想起當年收到大學聯考成績單後,逕自填了約莫二十個志願,其中最前面的幾個都跟大氣科學有關。當時腦袋裡能擠出來僅有的職涯盤算是作個氣象播報員。我不記得為何會有這般想法,況且自己對大氣科學從未發展出堅定的興趣。後來父親看了志願卡覺得不妥,進而督促我重填了一份以學校排名為主的長達百個科系的版本。當然,最後我並未錄取大氣科學系,也沒能成為氣象播報員。

我只是慢慢發覺,自己是個愛看天空的人。能夠停下腳步領受片刻晨曦或晚霞,或者只是盯著一片藍天發呆,著實是一件令人感到雋永甚而著迷的事吧。

2011/12/18

布達,佩斯


瑪格麗特橋站,布達佩斯,匈牙利。2011年8月3日。

"But the side of you they'll never see is when you're left alone with the memories that hold your life together… like glue." – Matt Johnson

一百多年前,布達(Buda)和佩斯(Pest)原是位於多瑙河兩岸各自獨立的城市,布達在西,佩斯在東。1873年,兩個城市連同位於西北區歷史悠久的老布達(Óbuda),正式合併成為現今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Budapest)之名於焉誕生。

瑪格麗特橋橫跨多瑙河聯結著布達和佩斯,是市中心北部的重要橋樑。我來到位於橋西端的地鐵站,眼前標示著通往不同方向的出口。上了右邊的階梯,可轉乘進到布達的路面電車,左邊的則會跨河駛向佩斯。

進出站的旅客人來人往。班車抵達後,人潮頓時顯得密集起來。離峰的時段,人潮退散,但仍有零星行人穿梭其間。我面對著這面牆,彷彿清楚看見了這座城市由來的歷史。我站立在兩個出口的正中央守候著。忘了究竟等待多久,或是遣走幾班列車。最後,在這個瞬間,拍下了繁忙車站裡無人的畫面──一個關於布達和佩斯純粹的、個別亦共存的原生記憶。

2011/12/04

布達佩斯的78號公車


布達佩斯,匈牙利。2011年夏天。

走出我們下榻的旅館,只稍幾步路便來到78號公車的站牌。待在布達佩斯的幾天,進出常得仰賴它。

8月3日上午出門,拍到的第一張照片便是它。印象中車身猛然地衝進站來。車子是靠上方電纜驅動的。很久沒坐到這麼老舊的公車了,黑色皮質的椅墊上露出一條條斑白的裂紋。上了車後,發現除了我們一家子,其餘的六名乘客連同司機竟然都是阿嬤級的女士。

然而這輛公車依舊留給我行駛起來相當健勇的印象。8月4日晚歸,拍到的最後一張照片也是它。到了夜裡,似乎仍不見它的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