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6

關於演唱會──那些既分享又私密的體驗


Franz Ferdinand在Legacy的現場演出。台北。2013年11月26日。

站在左側的那個年輕女孩肯定是醉了。他高舉雙手左右揮動,偶爾從嘴裡冒出幾句不知所云的叫喊,右手還拎著罐啤酒。不過看起來已經站不穩身子了。如果不是一旁他的朋友費勁攙扶,下一秒鐘應該就會趴倒在地上吧。

我猜想著他手裡的那罐啤酒還剩多少,會不會就在揮舞之間順勢灑到我身上呢。不過稍後摸到左手臂濕了一塊的袖子,就明白該來的終究躲不掉。我怎能責怪他,那晚多數的人不也都這般地瘋狂高亢嗎?

比方當Franz Ferdinand從後台走出來的那一刻,台下頓時爆出的震耳欲聾的吶喊聲,讓我一度覺得耳膜可能就要破裂了。我想團員們除了因此倍感興奮而在之後毫不保留地賣力演出,多少也驚訝於眼前遠遠超乎他們想像的熱烈反應。事實上,這是我見過最熱情給力的一群觀眾。一開場氣氛就被推向高點,這股熱度從每首歌不斷延續到下一首,主唱Alex Kapranos忍不住回應道:「You make us very welcome」。

坦白說,那晚絕大部分的時候無法清楚聽到Alex的歌聲。用他蘇格蘭腔唱出來的詞句,都被生猛的樂器聲和觀眾的喊叫所掩蓋了。反倒是每當奏至經典樂段,總能聽見台下毫不猶豫的齊聲合唱。與其說這群人有備而來,更像是這些音符早已融入他們體中,終於等到此刻盡情釋放出來。

沒有冷場,只有一段接著一段的高潮。我看著這幾百個人──年輕的、以及同我一般年紀的──嘶喊、跳動、歌唱、或是像得到救贖般地振臂高呼。我驚豔於,這些音樂從錄音室搬演進現實世界,竟可以放大出倍數般的魔力。

我也再一次明白,當自己擠在人群裡數個小時,為的並不是聽樂手將唱片中的歌曲完美地再次呈現。事實上,單就客觀條件而論,演唱會經常是不完美的──視線被前排的人擋住,音量大到刺耳,在擁擠、空氣差的密閉空間裡站到腳痠腰痛。然而,那種看著樂手被熱血觀眾感染的表情,或是和一群懷抱著相同衝動的陌生人又唱又跳的體驗,卻是怎麼樣也無法被取代的。這些都讓演唱會成為活生生的音樂洗禮──那是一種類似於儀式的、無法複製的、既分享又私密的體驗。就像那晚Franz Ferdinand在台北的演出,已然為我留下另一段無可比擬的音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