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6

A creature I don't know

Laura Marling在Paradiso的現場演出。阿姆斯特丹,荷蘭。2012年3月18日。

Laura就這樣站在那兒一直向上望著。沒有人知道他究竟在看些什麼。大概這就是他唱歌的模樣吧。

在那之前的幾個月是我最為迷戀Laura Marling的一段時光。我突然從他的《I Speak Because I Can》領受到更深一層的觸動,而他的第三張專輯《A Creature I Don't Know》剛發行沒多久,當第一首歌從喇叭播放出來的剎那我就知道自己要陷入一段沉溺之中了。我不但反覆聽著所有他的唱片,還從雜誌、網路上盡可能蒐集相關的新聞和專訪,試圖了解他的喜好、他的性格、以及隱藏在那美麗又神秘的面容下的一切。用「迷戀」來形容算不上誇張。Laura幾乎就要變成我現實生活裡的一個真實人物。

現在回想起來,能在這種狀態下去看Laura的演唱會是挺幸運的。那晚的音響效果出奇的好。各種樂器的聲響層次分明,音量恰如其分到讓人可以清楚聽見Laura飽實帶著沙啞、脫俗卻又流露出滄桑的嗓音。他不常與觀眾進行熱烈的互動,偶爾出現在臉龐上的笑容在我看來是出自於一種禮貌。歌聲裡那股細微的情感被精巧地安置在看似純真年輕卻又理性的外表之下,讓人分不清究竟那是早熟的內斂,亦或純粹是駕御歌唱的天分。

我回想在專訪裡Laura曾提到,演出時他會設法讓自己進入歌曲的情境。他的歌詞多是虛構的故事。也許因為如此,Laura選擇避開觀眾的眼神,藉由看著空蕩的上方回到那個他想像的時空裡。就某種層次的意義,他是在呈現(或是再現)某種特定的境地,而不是在對一群粉絲吐露心聲。演唱會快要結束前,他跟大夥兒預告稍後不會有encore,因為他將這個表演視為完整的整體。他要一次呈現給你,而且用他想要的方式。

我同意的。我也認為那是場相當優質的演唱會。那天因為去得晚所以沒能夠站在前排,但隔著舞台的這約莫十公尺已經是我和這個我迷戀的Laura有生以來最近的距離。然而奇妙的是,那晚卻是我感覺和他最遙遠的一刻。

Laura還是同樣一個人,甚至就如同我從報導以及他的音樂裡認識的那個Laura一樣──冷靜,優雅,酷得迷人。唯一不同的是,那晚他真真切切地出現並成為我的現實世界裡一個可觸及的人,而過去我對那些形容詞的想像,在那個當下都必須通過切身的感受去兌換,都得變成活生生的驗證。

演出結束後,我有種突然完成了某個任務的茫然與輕鬆,我感到沒有負擔。自此我就不再迷戀Laura Marling了。更精確地說,我不再迷戀Laura Marling這個人和他曾經所可能象徵的一切──青春卻成熟,理性又帶著不羈與浪漫。我仍舊非常喜歡他歌聲的質感,至於歌聲背後的,已是那個我無能理解的靈魂。

2013/05/06

吉本芭娜娜的蜥蜴

吉本芭娜娜是個描繪意境的高手。他也經常可以對事物做出奇妙又恰當的比喻。《蜥蜴》這本短篇小說集,裡頭的故事總是隱含著詩意或是透露出哲學的氛圍。讀起來其實相當輕鬆,偶爾會讓人在段落之間停下來若有所思。

閱讀過程中總感覺吉本一字一句刻意地鋪陳、引導,試圖營造特定的效果。故事裡多是特異的角色和情節,多少讓人無從投射,因此覺得像是置身書頁外在旁觀裡頭所發生的一切。文字讀起來頗有「計算」的不自然感。

吉本提到,這是本關於時間、療傷和命運的小說。書中人物都處在希望的變化前夕。由於突然發現了什麼,進而喚起沉睡已久的感覺,卻也面臨著迷惑。因為想要探討這種繼續存在的狀態,吉本自認使用了較多沉重和宗教性的詞語。

不論結局為何,我通常很看重每段章節收尾的語氣,可惜這幾個短篇的最終段寫法都沒能給我那種意味深長的迴響。總的來說,《蜥蜴》不是我喜歡的小說。不過據說這是吉本自己最鍾愛的作品之一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