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1

梵谷1990/2008

1990年,大學聯考將我分發到成大工業設計系。大一國文課,老師要求每個人上台做專題報告,主題自訂。在書城裡打量許久後,我抱回一本梵谷書簡。當時我對藝術一無所知,只是被那些色彩吸引。

那一年,梵谷的《Portrait of Dr. Gachet》創下畫作拍賣的歷史新高價,我心中卻疑惑著藝術與生活的關聯:一幅八千兩百五十萬美元的畫作究竟如何得以滋養市井小民的心靈呢?站在統聯車站等候台南開往台北的班車,望著路上往來的機車和車站裡的旅客,我自問梵谷的畫真的對每個人都有那麼崇高的價值嗎?我沒能給一個說服自己的答案。

1994年,我成為成大藝術研究所第一屆研究生。鴻濱和我常廝混在一塊兒,有時在工作室裡畫畫,有時一起逛唱片行。一個過了凌晨的深夜,我倆坐在光復校區門口的人行磚上,眼前的馬路分隔島中是一排深墨綠色的松柏。我們試圖想像這正是梵谷眼中星空下的景物,然後談論著畫家如何藉由刮刀油彩,將這一切都轉化成美學的形式。或許,對於二十多歲正值探索藝術的我們,這不過是近似自我陶醉式的精神性對話。也或許,這不切邊際的幻想可以是梵谷和我們真實生活最靠近的一個時刻。

1999年,我被乾妹點名在他的結婚宴會上自彈自唱。那晚靠著麥克風,我解釋道我是佳慧研究所的學長,我們唸的是藝術,因此選一首和藝術有關的歌。很順利底,我將Don McLean四大段歌詞的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沒落半個字地唱完,曲子終了時獲致一種如釋重負的成就感。如今回想起來不禁覺得有些荒謬,反覆練習了幾個禮拜並且查出歌詞裡的所有單字,為的竟是四分鐘不忘詞的表演,卻從沒認真領略蘊藏在音樂背後對梵谷的刻劃與情感流露。

2001年,Mag和我選擇巴黎作為蜜月之旅。在奧賽美術館裡的梵谷畫前,沒有防備底我被一股溫熱的力量觸動著。端詳著畫作,似乎覺得從裡頭不停地接收到些什麼,有種沐浴在暖陽裡的能量感受。我駐足良久,遲遲不捨離去。的確,這著實是極具傳達力的創作,只是偉大的藝術就意味著造福最廣大的人群嗎,還是我們應當慶幸自己屬於那幸運的一群?藝術和每個人的距離都不盡相同,並且在人生歷程裡忽遠又忽近。


2008年,走在Leiden的街上,這個荷蘭的學術文化老城。天很冷,不是個適合出遊的日子。我們沒有特定目標地隨興亂晃。從市集轉入運河旁的街道後,不遠的前方我望見一座造型熟悉的橋,就在那瞬間,梵谷倏地湧入胸中。我興奮地跟Mag說,這不就是出現在梵谷畫裡的那種橋嗎。而這其實再平凡不過的橋,卻因此意外地觸發了一個陌生遊客莫名的激動。

回家後,這股激動凝聚成對梵谷畫作的渴望。透過網路,很快地一幅幅熟悉的圖像再次呈現眼前。那有力而固執的黃色震懾著我。像從前一樣,我開始端倪著畫的細節,學習如何賦予黃色和藍色新的生命。開啟Photoshop,我嘗試調整那張在Leiden拍的照片,彷彿小學生般地揣摩著,然後一邊回想多年前心裡的疑惑,一邊默默咀嚼著藝術和自己生活可能的關係。


後記:造訪Leiden是幾個禮拜前的事了,期間這些文字斷斷續續地被醞釀、紀錄、刪除又重組,一直到段落逐步成形的前夕,我開始明瞭到,其實梵谷正以各種姿態參與著我的人生。我問自己這是否正是偉大藝術的獨特之處,它們在不同時空以不同形式進入並且包容我們的生命──視覺的,聽覺的,自然的,人文的,思辨的和情感的,刻意的或悄然的;同時,也為某些生命時刻創造了永恆的意義。

1 comment:

Anonymous said...

才在想你何時會寫梵谷,畢竟他已經是荷蘭的同義詞。能這樣親近自己年輕時的藝術夢,的確算是一種永恆。

不然下一篇寫寫林布蘭好了,哈!

8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