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sthal美術館裡的走道,鹿特丹。2011年7月。
鹿特丹市中心以西有塊區域叫Museumpark,顧名思義該區有多座美術館林立。很幸運地,從我們住所步行十分鐘,就會發現自己已置身這片藝術公園的懷抱裡。
眾館當中最有個性的莫過於Kunsthal。不只因為它專攻當代藝術,展品多半較為前衛。此外,我們持有Museumkaart,照理可通行全荷蘭超過四百家美術館,其中包含最知名的國立博物館和梵谷美術館,但唯獨在Kunsthal吃了閉門羹,還得單獨購票,票價是十歐元。
我們參訪時的主展是來自日本年輕女藝術家Ayako Rokkaku的《Colours In My Hand》畫展。Ayako出生於1982年,作品帶有強烈的塗鴉和童稚風格,經常是即興式創作。像這類型的作品,在較保守的美術館大概會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吧。同時期展出的還包括了數個攝影展、超寫實畫展、多媒體展,以及藝術家Pet van de Luijtgaarden運用陳列大量日常收藏品(明信片、唱片、各種顏色的帽子、樂高積木、啤酒蓋、打火機……)所呈現的觀念藝術。進到Kunsthal,與其說是欣賞作品,倒更像是見識體驗創作的多元與可能。
然而Kunsthal最吸引我的,還有它的空間。從外觀看建築的方正造型並不覺特別,但實際移動於展覽室和展覽室之間,穿過一條又一條的通道,竟讓人有點走迷宮的感覺。有時睥見角落一個不起眼的缺口,走近一看竟發現另一個展覽又從此處鋪陳開來。而看似通往新展場的門關,一進去才明瞭剛才早已從另一頭經過。捨棄了制式的樓層配置概念,空間和動線也跟著活潑起來。直到離開前,我的方向感仍舊被逗得七上八下。
當天的參觀者不多,有幾對推著娃娃車的父母,有帶著孫兒的阿嬤,也有情侶乾脆在作品前相擁而吻。步出Kunsthal,後方是青綠的草皮,再走幾步路便是荷蘭建築博物館(NAi)和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成排高大的樹木和橋下的運河,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以商業貿易為主的城市市區。我讚嘆從Museumpark向南延伸至Het Park一帶,應該算是鹿特丹最優美而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由於並非觀光都市,因此在這兒遇見的多是愛好藝術的居民。或者說,進出這些美術館已成了居民們慣常生活的一部份。Museumpark,就像是大夥兒的後花園。
我走在橋上,準備前往換妝後重新開張的NAi。心中想起畢業後第一份在藝術基金會的工作,當時推廣的是: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如果說眼前的種種還稱不上是那個理念的寫照,那麼似乎也雖不中亦不遠矣。
鹿特丹市中心以西有塊區域叫Museumpark,顧名思義該區有多座美術館林立。很幸運地,從我們住所步行十分鐘,就會發現自己已置身這片藝術公園的懷抱裡。
眾館當中最有個性的莫過於Kunsthal。不只因為它專攻當代藝術,展品多半較為前衛。此外,我們持有Museumkaart,照理可通行全荷蘭超過四百家美術館,其中包含最知名的國立博物館和梵谷美術館,但唯獨在Kunsthal吃了閉門羹,還得單獨購票,票價是十歐元。
我們參訪時的主展是來自日本年輕女藝術家Ayako Rokkaku的《Colours In My Hand》畫展。Ayako出生於1982年,作品帶有強烈的塗鴉和童稚風格,經常是即興式創作。像這類型的作品,在較保守的美術館大概會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吧。同時期展出的還包括了數個攝影展、超寫實畫展、多媒體展,以及藝術家Pet van de Luijtgaarden運用陳列大量日常收藏品(明信片、唱片、各種顏色的帽子、樂高積木、啤酒蓋、打火機……)所呈現的觀念藝術。進到Kunsthal,與其說是欣賞作品,倒更像是見識體驗創作的多元與可能。
然而Kunsthal最吸引我的,還有它的空間。從外觀看建築的方正造型並不覺特別,但實際移動於展覽室和展覽室之間,穿過一條又一條的通道,竟讓人有點走迷宮的感覺。有時睥見角落一個不起眼的缺口,走近一看竟發現另一個展覽又從此處鋪陳開來。而看似通往新展場的門關,一進去才明瞭剛才早已從另一頭經過。捨棄了制式的樓層配置概念,空間和動線也跟著活潑起來。直到離開前,我的方向感仍舊被逗得七上八下。
當天的參觀者不多,有幾對推著娃娃車的父母,有帶著孫兒的阿嬤,也有情侶乾脆在作品前相擁而吻。步出Kunsthal,後方是青綠的草皮,再走幾步路便是荷蘭建築博物館(NAi)和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成排高大的樹木和橋下的運河,讓人難以想像這是一個以商業貿易為主的城市市區。我讚嘆從Museumpark向南延伸至Het Park一帶,應該算是鹿特丹最優美而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由於並非觀光都市,因此在這兒遇見的多是愛好藝術的居民。或者說,進出這些美術館已成了居民們慣常生活的一部份。Museumpark,就像是大夥兒的後花園。
我走在橋上,準備前往換妝後重新開張的NAi。心中想起畢業後第一份在藝術基金會的工作,當時推廣的是: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如果說眼前的種種還稱不上是那個理念的寫照,那麼似乎也雖不中亦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