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讀莎岡的《熱戀》時,總能享受著一股愉悅的閱讀節奏。他的文筆率性乾脆,不拖泥帶水。最近拾起莎岡成名作《日安憂鬱》,剛開始也有類似的輕快感受,但讀到中段不免有些生氣。一方面氣他可以將人的矛盾描繪地如此理所當然卻又一針見血,另一方面想像著十八歲的莎岡就這樣坐在咖啡廳裡輕鬆寫意地記錄下自己的生活寫照,便完成了這部小說,一切看來都那麼毫不費力,渾然天成。
大概是出於忌妒,因此傾向把《日安憂鬱》歸類為天才型小品而非偉大的文學創作。然而作為揭露人的不羈、空虛與劣根性,它算是中肯的。至於拿來理解愛情,我想還有其它更寬宏的詮釋。
無論如何,一個十八歲小女生能有這般人性洞察,並且以一派從容的筆調將它展現出來,用任何標準看都是犀利的。此外,可惜我不懂法文,無法明白譯者陳春琴是否花費多少心思將原作轉化成這個譯本。必須說他做得真好,至少我感到這就是莎岡會用的口吻。
大概是出於忌妒,因此傾向把《日安憂鬱》歸類為天才型小品而非偉大的文學創作。然而作為揭露人的不羈、空虛與劣根性,它算是中肯的。至於拿來理解愛情,我想還有其它更寬宏的詮釋。
無論如何,一個十八歲小女生能有這般人性洞察,並且以一派從容的筆調將它展現出來,用任何標準看都是犀利的。此外,可惜我不懂法文,無法明白譯者陳春琴是否花費多少心思將原作轉化成這個譯本。必須說他做得真好,至少我感到這就是莎岡會用的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