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9

Hundred reasons

「喂,我剛上火車,等一下會到比利時換車,坐上往鹿特丹的班車後再打一通電話告訴你。」Mag問到是否要替我留晚餐,我回答不需要了。回到家後應該快十一點了吧。

對面坐了兩個中年法國人,應該是對情侶或夫妻,但又有些像兄妹。從上一站上車後,他倆便有說有笑,法文發音比荷蘭文優雅,說起話輕聲細語地。偶爾那女士會朝我望上一眼,在歐洲人眼中,東方面孔算是道地的外地人吧。

這班列車從法國的Marne la Vallée駛往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我則是剛拜訪完客戶,做了幾個產品和市場的簡報。坐在車廂的角落,油然感到一股悶在胸口的困惑:是因為覺得這客戶大概難有突破,還是這個二等車箱有些狹小陰暗(六個人面對面擠在一坪大一點的空間裡),亦或是周遭的異國對話和文字太不熟悉。還有,我始終擔心家人無法適應新的生活。

這個時刻,能在陽光下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該有多好。我試想:這就是面對新環境的必然歷程吧。新生活在一陣忙亂中展開:打包、道別聚餐、遷徙、拉著三大箱行李搭火車電車、辦理看不懂的證件文件、從30度的夏天飛到13度的秋天、截然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任務。不管想清楚了沒,無論喜歡與否,生活一秒一秒向前推進,猶如列車往下一站行駛。我想起幾年前替公司產品做的一支影片中的一句話:There’s no looking back。

事實上,這班列車是由兩列火車組合在一起,從某一站後,列車分離,分別駛向不同的終點。因此,唯有坐上正確的車廂,方能到達預定的目的地。

我試著在iPod裡找些能刺激腦神經的音樂,最後轉到了Hundred Reasons的If I Could。粗曠的電吉他聲大辣辣地穿入耳膜,車軌和輪圈的摩擦在耳後的窗外嘩嘩作響。視線的遠方是一片法國鄉間的林木和草原,傍晚近八點,天空呈明朗的淡藍色,雲層裡月亮若隱若現。一切的人─事─物,可以是陌生,也可以是新奇;可以毫不相關,或是讓它進入新的生活裡。如果我有選擇,可以有數百個理由排拒它,或是另外數百個理由看看這故事能夠如何繼續撰寫下去。

布魯塞爾即將到站,我最好趕緊收起紙筆和隨身聽準備下車。至少在故事的這段章節裡,我應該順利轉搭上下一班往鹿特丹的列車。

There’s no looking back… if I could… hundred reasons… 我心裡暗自開始尋找數百個理由裡的第一個…

No comments: